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35.由于这种区别,这一层天堂的天使不能去往另一层天堂的天使当中,也就是说,没有人能从低层天堂上去,也没有人能从高层天堂下来。从低层天堂上去的人必感到悲伤,甚至痛苦至极,也不能看见那里的天使,更不能与他们交谈;从高层天堂下来的天使则丧失智慧,拙口笨舌,陷入绝望。有些来自最外层天堂的天使,尚未被指教天使的内层构成天堂,以为只要进入高层天使所在的天堂,就能获得高层天堂的幸福。他们便被允许进入这类天使当中,但到了那里以后,却一个天使也没看见,无论他们如何寻找,尽管有一大群天使在场。因为新来者的内层没有被打开到那里天使的内层所在的层级,因而他们的视觉也没有被打开。此后不久,他们心里感到极度痛苦,以至于几乎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活着。于是,他们赶紧回到他们所来的天堂,庆幸回到自己的同伴当中,发誓不再贪图与自己的生活不一致的更高事物。我又看见一些天使从一个高层天堂下来,丧失了自己的智慧,直到他们不再知道自己的天堂是什么。当主将一些天使从低层天堂提入高层天堂,好叫他们能看到它的荣耀(这种事经常发生)时,情况就不同了。那时,他们会事先得到预备,并被居间天使包围,通过居间天使实现交流。由此明显可知,这三层天堂彼此完全不同。
4117.“面向基列山行去”表它里面的良善。这从“山”的含义清楚可知。“山”是指爱的属天元素,也就是良善(795, 1430节),“雅各”所表良善就是与它结合;“基列”表示它的根本性质。由于这条河是边界,并且如前所述,结合的第一个阶段就在那里,故在约旦河这边的“基列山”表示结合的第一个阶段所涉及的良善。
那山所在的基列地就位于广泛意义上所理解的迦南地境内。它就在约旦河这一边,作为产业被恩赐给流便人和迦得人,尤其被恩赐给玛拿西的半个支派。由于产业延伸得那么远,所以说它位于广泛意义上所理解的迦南地境内。这块地作为产业被恩赐给这些支派,这一事实清楚可见于摩西五经(民数记32:1, 26-41;申命记3:8, 10-16;约书亚记13:24-31)。因此,当迦南地呈现为一个整体时,可以说它“从基列一直延伸到但”,从另一个意义上说,“从别是巴一直延伸到但”,因为但也是一个边界(1710, 3923节)。至于它从别是巴一直延伸到但,可参看前文(2858, 2859节)。“从基列一直延伸到但”出现在摩西五经:
摩西从摩押平原登尼波山,上了那与耶利哥相对的毗斯迦山顶。耶和华把基列全地直到但指给他看。(申命记34:1)
还出现在士师记:
基列人安居在约旦河外。但人为何担心船只?(士师记5:17)
“基列”因是一个边界,故在灵义上表示首先到来的良善,这良善是身体感官的良善;因为正在重生之人首先被引入感官的良善或快乐。这就是“基列”在先知书所具有的意义(如耶利米书8:20, 22; 22:6; 46:11; 50:19;以西结书47:18; 俄巴底亚书19;弥迦书7:14;撒迦利亚书10:10;诗篇60:7),也是在反面意义上所具有的意义(如何西阿书6:8; 12:12)。
6313.当一个人被提升至更内在的层面时,他便从感官层面的粗鄙暗光进入非常柔和的光中,同时从可耻、污秽之物的流注中退出,更接近公义和公平,因为离与他同在的天使越近,离天堂之光就越近。从感官层面的这种提升是古人,甚至外邦人所熟知的;因此,当心智退离感官层面时,他们的圣贤就说,它进入内在之光,同时进入平安、恬淡的状态和一种天国的极乐之中。他们由此也断定心智是不朽的。人能被提升至更内在的层面,并且被提升得越内在,他所进入的光就越清晰。最终,他被提升至天堂之光,这光无非是来自主的智慧和聪明。三层天堂只照着朝向内在层面的提升,因而只照着光的层级,而非以其它方式来划分。第三层天堂因处于至内层,故处于最大的光,因而处于远远超越低层天堂智慧的智慧之中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